
位於聯合車站旁邊的郵政博物館
建築物也是於二十世紀初興建
以前是華盛頓特區的郵政總局
到1993年成為郵政博物館
並由Smithsonian學會管理
郵政博物館入口層的長廊
如同航太博物館
進入郵政博物館前也必須接受安檢
郵政博物館分為入口層和地下室兩個樓層
入口層主要是展示和郵票有關的館藏
包含郵票的演進、設計與印製等等
印製郵票的機器
早期的郵戳
早期的郵票販賣機
其中這個區域還有介紹美國最著名的錯誤郵票
也就是1918年發行的24分郵票
圖案是Curtiss JN-4這架飛機
不過在印製時卻將飛機給印反了
1918年的24分錯誤郵票
郵票的設計工具
印郵票用的版
這個區域也有世界各地的郵票陳列
其中也不乏臺灣的郵票
也有關於集郵工具的介紹
現場還提供遊客可以自由挑選六張世界各地的郵票
裝在信封中帶回去收藏
不同國家的郵筒
各種集郵工具
我挑選的六張郵票
地下室的展示則是和郵政的作業流程有關
包含收信、消戳、分信等等
這個部分有一些互動性的小設施
像是可以拿取明信片
蓋上各個不同時期的消戳記號
分信架
分信袋
此外還有過去人工分信時
輸入郵遞區號的工具
藉由互動的電腦遊戲
可以體驗早期郵差的工作
輸入郵遞區號的器材
不同年代的郵戳
現代郵政作業則直接藉由條碼掃描器
而在這裡也有擺放條碼掃描器
以及提供掃描的範例郵件
供參觀者體驗
現今使用的條碼掃描器
也有一個展區是關於可疑信件的調查及處理
以防止郵件炸彈
或是病毒等等犯罪行為
可疑信件的調查與處理
地下室的中央則式陳列各種運送郵件的交通工具
包含飛機、貨車、馬車、火車等等不同種類
其中像是郵政火車廂的內部
還可以進去參觀車廂內的分信設備
運郵小貨車
運郵馬車
運郵飛機
郵政火車
火車車廂內部的分信設備
這個區域也有展示各個國家的郵筒
只是有些郵筒並不是那些國家現行使用的樣式
至少像臺灣和日本兩地使用的都已和博物館展示者不同
或許由於這些是由各國贈與的展品
因此比較無法時常更新吧
右邊數來第二個應該是臺灣早年使用的郵筒
由博物館地下一樓往上看
參觀完郵政博物館後
便回到聯合車站
並前往樓上的巴士站參觀一下
這個巴士站感覺就像是一座大型的大客車停車場
只是加上了旅客上下車的動線
巴士站雖然也不在地面層
但是並不像臺北轉運站一樣密不通風
而是比較像是一般停車場的設計
四面敞開可以通風
聯合車站的巴士轉運站
接著回到聯合車站的地下室美食街
找看有什麼想吃的午餐
連續幾天來吃了美式速食
實在是有點膩了
想說應該要吃點蔬菜、米飯之類的亞洲食物
正好這裡有兩家亞洲風格的料理
便選了其中一家的照燒雞肉飯
還有配上炒高麗菜
總算是讓自己的味覺習慣了些
聯合車站地下室的美食街
照燒豬肉飯
吃飽後變得決定是不是還要去國會山莊和造幣局
一方面是今天還是很想去雷根機場拍飛機
另一方面是若要去這兩處
可能還要步行很多距離
感覺自己體力不太夠了
便決定直接去搭地鐵前往雷根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