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星期一晚上及星期二早上旅館的網路設備故障
網路服務恢復後
前一天晚上再次確認星期一去的地方其實是模型店沒錯
於是今天買了一日票後的第一站便再度前往
原來緊閉的玻璃門是要按電鈴才有人開
這家店是模型公司辦公室「附設」的模型銷售部門
裡面包含鐵道、汽車、飛機及巴士模型
不過一問之下學弟要的巴士模型並沒有在這裡販售
決定再回到旅館上網搜尋其他的模型店
所幸在一日票範圍內至少還有三家
因此將會在這天的景點行程之間穿插前往
這是五天旅行中唯一出大太陽的一天
柏林地鐵站一景
出發晚了加上早上花了一點時間去模型店
中午便先在Alexanderplatz用餐
準備下午前往Stasi博物館
Stasi是東德時期的「國家安全部」
也就是從事情報相關工作的單位
Stasi博物館外觀,實在非常低調
Stasi博物館直接將過去國家安全部的總部空間拿來使用
因此外觀上就如同過去身為政府機構一般地低調
甚至也沒有什麼招牌指出這棟就是Stasi博物館
或許正呼應之前身為情報單位的角色吧!
不過令人比較困擾的是
不若大多數博物館
這裡大概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展品說明只有德文
只好看著東西說故事
藏在樹幹中的照相機
藏在插座中的竊聽器
一般來說情報工作不外乎監視、監聽
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展品圍繞著偷拍、竊聽器材
看到這些器材的當下
不免擔心這些監控器材今日是否仍有被使用
畢竟當時這些東西可能藏在包包裡、樹幹中、領帶內層、保溫瓶底層
甚至是澆水器的底層呢!
底層藏有攝影器材的澆水器,鏡頭透過後端的小孔透出
皮包裡的情蒐器材
領帶裡的針孔攝影機
除了情蒐器材的寶吋
一部分的情報單位辦公室空間也以原貌保存了下來
乍看之下與一般的辦公室沒什麼兩樣
但櫃子和抽屜當中都藏有情蒐器材呢!
最後一個部分則是說明東德的社會、軍事等等情形
但有一部分與之前在東德博物館所見稍有雷同
因此便走馬看花地晃了過去而已
從Stasi博物館離開後
搭乘地鐵再轉搭路面電車
來到另一家模型店的所在地
這家店的建築比起周圍的樓房退縮了一些距離
若沒有仔細看還滿容易忽略的
模型店Modellbahnbox,顧名思義是賣鐵道模型的
這家店的商品以鐵道模型為主
將門推開還會有蒸汽機車的汽笛聲迎接
空間不大的店面幾乎塞滿了鐵道模型和場景用品
比例都是HO的
而巴士模型就只是點綴的配角而已
在這裡要買/問商品還得排隊
因為老闆正在細心地幫前一位顧客試車
挑來挑去這位顧客買了三輛蒸汽機車
總共花了一千多歐元
實在非常驚人
這家店也沒有學弟要的巴士模型
因此再度轉移陣地
柏林路面電車街景
到了另一間模型店的所在地
一開始由於走錯方向而耽誤了一點時間
折騰好一陣子總算找到這家店
店裡的商品種類相當齊全
除了鐵道、巴士、汽車與軍武以外
還有賣一些泰迪熊
兼賣模型與泰迪熊的模型店
在店內後半段看到一些看起來年代久遠的巴士模型
對照學弟給的圖片似乎就是了
但外包裝沒有敘明車型
慎重起見問了一下店員
他們居然願意一一拆盒確認呢
原本以為會有型錄可以對照
但店員表示這是二十年前的產品
型錄怎麼可能還在?
總之和店員花了一段時間一一研究
只確定其中一輛沒錯
另一輛則決定先拍照再和學弟確認
臨走前又看了僅有的Herpa飛機模型存貨
這裡只有1:500的比例
其中居然還有華信航空的747與MD-11呢!
Mercedes-Benz Citaro
告別模型店後
準備到今天的最後一站─柏林故事館
柏林地鐵列車的其中一種
柏林故事館位於一棟商場之中
除了博物館本身以外
也提供防空避難所的導覽行程
顧名思義這裡以介紹柏林的歷史為主
柏林最早是一座貿易城市
後來轉變成工業城市
最後再邁向現代化
自己是感覺這些歷史枯燥了些啦......
柏林故事館中的「歷史長廊」
這裡特別提到一件是吸引了我
柏林曾經是世界上「最快」的城市
應該是指生活步調吧?
看它的說明也看不是很懂就是
由於防空避難所導覽時間到了
便先中斷博物館的參觀
防空避難所位於一座同時興建的停車場的地下二層
通往地下防空避難所的入口
由於當時東西德冷戰
引發核子危機
這座避難所便比照防止輻射塵的標準興建
厚重大門裡面的玄關是淋浴與更衣間
是為了確保輻射塵不會隨著人員帶進避難所
為了防止輻射而裝的厚重大門
淋浴間
這裡原本有將近3,600張床位
一旦核爆便開放使用
採先到先服務直到住滿為止
也不會為特定人士保留
避難所擁有3,600個床位
其中像是衛浴、廚房等生活設施都有
不過預期有3,600人住在當中
當時的規劃是廚房的熱食僅供其中的傷患吃的
其餘無病痛的人員都要吃冷餐
防空避難所的廚房設備
避難所的空氣是藉由特殊的過濾換氣設備處理的
以確保不會遭到外界的輻射汙染
冷戰時期估計西德有16座防空避難所
東德則有2,500座左右
之後又回到故事館參觀接著的展覽
是由希特勒時代開始
直到柏林圍牆倒塌
這個區塊的展示紀念了希特勒焚書事件
東西柏林分立的時代
柏林其實是被四個國家分據─美國、英國、法國與俄共
雖然生活型態有所不同
但共通點是東西柏林皆生活在核武的恐懼下令人不寒而慄
柏林圍牆之意象
參觀完柏林故事館後
用過晚餐才又回到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