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說隔了四個多月才寫好像真的太偷懶了
有些大小事都忘光光了...
於是這邊就只能寫重點囉
一個秋假玩了兩個國家
感覺整個心都玩瘋了
尤其是回來之後最不能習慣的是要自己煮飯
或許是在外面花錢買東西吃得太習慣了吧
10月最後一週星期二的軌道交通工程課
我們在ATKINS上完電氣化架空線相關課程後
去了哥本哈根地鐵的機廠參觀
機廠內一景
哥本哈根地鐵的產權是由Metroselskabet所擁有
這是一個由公部門組成的組織
而經營權則是以合約方式交給營運單位
目前的營運單位是Metro Service
由義大利的Ansaldo與米蘭公共交通ATM所共同組成
而Ansaldo同時也是建造這個地鐵系統的廠商
一同來參訪的同學們及老師
機廠內沒有供列車自力運轉的第三軌,因此得要以黃色的車輛牽引列車
目前共有34組列車
最尖峰的時段同時會有27組列車在線上運轉
由於當初在設計時認為列車要經常調頭鋼輪磨損才會平衡
(當然事實上證明沒這回事)
在機廠外的軌道配置似乎能讓列車在進入機廠的同時進行調頭
在機廠內,穿著「溜冰鞋」的列車
拆下來的列車轉向架
在丹麥常可看到傳統鐵路、S-tog的列車與車站都布滿了塗鴉
但Metro系統內
不論是車站還是列車都乾乾淨淨
原因在於Metro Service所簽訂的合約中
有被要求在任何地方發現的塗鴉都必須在24小時內清除完畢
而線上營運列車也不得看到有塗鴉在上面
哥本哈根地鐵列車內裝
由於哥本哈根地鐵的車站都是無人車站
加上系統也是無人駕駛
旅客最常接觸的Metro人員便是在列車上的查票人員(Steward)
同一個時間內線上會有15名Steward
分配在各個不同的區段
查驗票證只是他們的工作之一
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其實是針對各種異常狀況作應變
集電靴備品
電車轉向架
他們是說每週大概至少會發生一次列車失去速度碼的狀況
當這種狀況下列車會停在站間
這些Steward在這種時候就要走去「救車」
以ATC監控模式下手動控制開到下一個車站
與臺北文湖線類似
列車最前面的蓋板掀開
裡面就是控制的面板
手動駕駛的面板
列車的關節式轉向架
最後則提到了一些關於設備上的小八卦
在這個機廠裡面有一座為列車補砂的設備
但是用了沒多久發現這個設備非常的不好用
無法順利補砂
維修人員發想之下
居然使用了簡單的澆水器加上一截鋼管
就順利地解決了補砂的問題
於是那座很華麗的設施也就從此停用
機廠內原本設置的補砂設備
更好用的簡易補砂設備
這個星期除了參觀地鐵以外
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研究所推甄第一階段名單公布
好消息是臺大土木與交大運管都獲得優先錄取/直接錄取
也就是說省去了可能要面試的麻煩
這都要感謝爸媽與囿呈學弟在臺灣協助辦理
不過也是因為被錄取了太爽
星期五要交的作業居然都沒心思作
導致老師有點不高興了這樣子
說實在老師真的是個好人
雖然在課堂上念了我幾句
還是願意等我到星期一
而且後續回覆的作業批改結果也還滿正面的這樣子
既然老師願意給最後一次的機會
我也就要從這次的事件記取教訓
趕緊把作業完成
也要從此為自己的時間管理用心安排
也希望上帝能帶領我的道路